南阳中医药资源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南阳现辖十二个县区,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南阳地处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产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34%;耕地面积1300万亩;有“国家粮仓”“中原绿肺”“京城水缸”之誉,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地。伏牛山、宝天曼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木葱茏;丹江口、鸭河口水库烟波浩淼;高山丘陵平原梯次分布;河流湖泊沟渠蜿蜒纵横;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南阳共有中药材品种2436种,优质道地中药材50余种,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近190万亩,山茱萸、辛夷、丹参、桔梗、栀子、半夏、金银花、柴胡、夏枯草、艾叶累加年产值近20亿元。其中,西峡山茱萸、方城裕丹参被列入国家中药材GAP基地,西峡山茱萸、南召辛夷、方城裕丹参、唐河栀子和半夏、桐柏桔梗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二、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
(一)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向纵深发展。西峡县的山萸肉超过20万亩,南召县的辛夷种植超过30万亩已形成拳头产品;各县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品种不断增加。唐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栀子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唐半夏等30种地产优质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方城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9万余亩,其中裕丹参3万亩,木瓜5万亩,桔梗、柴胡、板蓝根、栀子等1万亩。淅川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其中金银花1万亩、木瓜2万亩、医用杏、柴胡、板蓝根等10多个品种达2万亩。桐柏县的木瓜达8万亩、夏枯草已达7万亩、桔梗已形成规模发展。
(二)中药材种植基地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各县按照GAP要求培训药农、指导种植采收过程,切实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方城县在基地建设管理中,按照GAP标准要求制定了整地起垄、施肥育苗、种植模式、栽培管理、采收期、采收方法、晾晒整理等生产环节的栽培生产技术规程(SOP),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西峡县注重加强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培训山茱萸基地药农1.5万人次,指导服务山茱萸主产乡镇按照GAP要求,组织药农配合宛药对种植基地实行标准化管理,这不仅确保了山茱萸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也保证了中药材生产的质量和品质,使中药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宛西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所建的山萸肉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了30年不变的合同,使20万粮农变药农。南召辛夷基地以南召华龙辛夷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与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河南中草药研究所等院校合作,对辛夷的规范化种植及辛夷油的提取等进行合作研究,辛夷油提取率达4.82%,精纯度达99%,产品远销东南亚。方城裕丹参基地强力培育以裕丹参开发服务中心、华丰药业有限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与上海紫兴药业集团、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签订了裕丹参生产供应基地和供货购销合同,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唐河栀子基地与北京中商集团公司达成协议,建立栀子色素加工厂。
(四)生产运营模式多种多样。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依托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规避了市场风险,保护了农户利益。淅川县建立金银花加工仓储基地,由福森集团与农户签订合作合同,免费提供苗木、技术指导等服务,对种植农户从选址、移栽、田间管理、鲜花采摘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全程技术服务。
(五)地方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加大。部分县把中药产业作为本县的支柱产业或富民富县的主打产业来抓,从领导机构、政策规定、资金配套等多方支持,服务企业发展,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南召县专门成立辛夷产业办公室,方城县成立的裕丹参办公室,负责产业的发展、规划、协调等工作。淅川县强力推广树形四季金银花种植,并成立了金银花管理办公室。桐柏县把何庄、康庄作为特色示范基地重点扶持。西峡县依托集镇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扩大市场容量,以米坪、西坪为主的中药材市场在豫西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集聚效应明显提高。
三、中药企业发展现状
(一)本地中药企业发展迅猛。凭借丰富的中医药资源,造就了南阳一批全省、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企业。他们具有较强的生产加工能力,年产值超过30亿元。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天智颗粒、月月舒胶囊、六味地黄丸系列产品,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双黄连口服液、肝维康片、益心康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以南阳汉医艾绒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艾制品生产加工企业, 发掘南阳道地艾草含绒量高、挥发油含量高的特性,研发出传统艾条、无烟艾条、艾绒、艾粒、艾叶精油系列、迷你灸系列等近百十种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年产值达1.5亿元。本地药企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发展优势。
(二)产业集群链条拓展。南阳现已形成以中医药链条发展的产业集群。海王集团、国药集团、广药集团纷纷落户南阳。深圳海王集团拟投资23亿元,占地880亩建造集“展示交易中心、会展商服中心、产销一体企业集聚区、仓储物流配送区、现代中药饮片GMP生产区、台湾健康科学中药园区”功能为一体的“南阳市现代中药产业园”; 宛城区政府与河南达利尔公司和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拟总投资200亿元建设以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健康服务产业、中医药健康商贸产业、中医药旅游产业,努力创建个性化大健康产业时尚消费集散地的“张仲景医药文化产业集聚区”; 由国药控股南阳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在卧龙区新312国道附近征地100亩,用于“国药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拟投资10亿元整合年产值30亿元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大商业·大健康·大南药生态产业园”项目;万家园集团以开发传统中医药特色自然疗法为重点,辅以发展原生态疗养、运动养生疗养、中医推拿、灸疗等康复理疗的“莲花温泉疗养基地” ;金百汇养老度假村、天港中原劲松居家养老项目、市民政局养老(疗养)项目、上水湾养老中心项目、仲景堂养生园项目……南阳中心城区及毗邻郊区30公里以内区域已经形成了“片、点、线”规模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基础条件。
(三)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目前,我市已经与台湾中华中草药生技发展协会就中药生产加工贸易、中医药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市中医院与台湾顺天堂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荘松荣制药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签订了“海峡两岸中药产业合作发展协议”,联合建立仲景经方制剂先导(示范)工厂,共同生产仲景经方制剂。
|
|